案例类型
一张结算单锁定31.6万欠款!律师精准构建证据链助施工队成功维权
2025.10.17
立即咨询
案情简介:

2022年,委托人藕某带领施工团队承接王某分包的“天津市某医院墙板安装工程”,双方约定工期一年。施工期间,藕某团队按约完成全部工作量,但王某始终未支付劳务费用。2023年2月4日,王某向藕某出具金额为31.6万元的工资结算单,确认欠款事实。后经藕某多次催讨,王某仍拒绝支付。为维护合法权益,藕某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工作及亮点:


在本案中,代理律师凭借其专业能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工作亮点:


1. 证据体系的精准锁定与构建:律师敏锐地锁定2023年2月4日由王某签署的工资结算单作为核心证据,并系统性地组织了施工记录、沟通纪要等材料,形成了一条无可辩驳的完整证据链,为胜诉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法律关系的成功定性:律师精准地将本案定性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而非简单的个人劳务纠纷,这不仅确保了案件适用更有利的法律规定,也直接影响了责任主体的认定和追偿范围。


3. 创新务实的诉讼策略:律师制定了“财产保全先行,利息损失追索”的组合诉讼策略。通过申请财产保全,有效施加压力并防止了被告转移资产;同时主张逾期付款利息,为当事人最大限度地挽回了损失。


4. 庭审表现与精准反击:在庭审中,律师以清晰的逻辑陈列事实,并预先针对被告可能提出的“工程质量”等抗辩事由准备了充分的反驳证据与法律依据,成功瓦解了对方的抗辩空间。


案件的争议焦点

 

本案的核心争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欠款事实的认定:


核心问题:王某是否确实拖欠藕某31.6万元工资?

王某抗辩:王某可能会否认工资条的真实性,或主张该款项并非工资,而是其他性质的款项(如借款、材料款等)。他还可能提出藕某的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工期延误等,以此作为拒付或减付的理由。


2. 诉讼时效问题:


核心问题:藕某的起诉是否已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

分析: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本案中,欠款行为发生在2022年,但2023年2月4日王某签署工资条的行为,可以视为对债务的重新确认,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并重新计算。因此,只要藕某在2023年2月4日之后一年内起诉,诉讼时效一般不会成为障碍。


3. 合同性质与责任主体:


核心问题:藕某与王某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王某是个人还是代表其所在的公司?


4. 工程款与工资的区分:


核心问题:31.6万元是藕某个人的工资,还是其整个团队的劳务费?

 

案件结果


法院全面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王某支付藕某劳务费31.6万元及相应利息,本案代理律师通过其专业工作,高效、全面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