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主任风采
  • 专业领域
  • 经典案例
  • 击水说法
  • 新闻资讯
  •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主任风采
  • 专业领域
  • 经典案例
  • 击水说法
  • 新闻资讯

法律服务热线

17720020309

  • 我所党支部荣获“干事创业先进党组织标兵”称号
    本所讯 2012年6月26日上午九时,河北区委在座落于河北区昆纬路新闻中心一楼报告厅召开了“河北区纪念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包括我所党支部在内的河北区十个基层党支部荣获了“干事创业先进党组织标兵”的荣誉称号。会上,中共天津市河北区委书记孙宝华同志指出:今年是落实市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任务光荣并艰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对党负责、对全区人民负责、对河北区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把各项工作推向新水平,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新的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新闻编写:尹敬静
    2013 12.14
  • 端午节前夕 击水律师探望江平教授
    本所讯 2012年6月21日上午,端午节前夕,潘强律师携我所青年律师万志薪、单联璞、张振宇等一行来到北京探望我国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享有中国法学界泰斗美誉的江平教授,并代表全体击水律师向江平教授送去端午节最诚挚的祝福。与此同时,击水律师还向江平教授请教、学习我国《物权法》相关法律知识。 中国法学界泰斗江平教授 击水律师向江平教授请教、学习我国《物权法》相关法律知识。 潘强律师将江平教授在天津的珍贵留影作为礼物送给江平教授 击水律师认真的聆听江平教授的教诲 江平教授为单联璞律师签书 江平教授为张振宇律师签书 江平教授为万志薪律师签书 江平教授与潘强律师 江平教授与万志薪律师江平教授与单联璞律师 江平教授与张振宇律师背景资料:江平,浙江宁波人。1948年-1949年,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年-1956年,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3年-1990年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还担任七届人大常委、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1992年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85年至今任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1995年至今任北京仲裁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江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曾当选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曾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等职;曾赴比利时根特大学、香港大学、意大利第二罗马大学、日本青山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中国民法、罗马法、公司法等课程,并获比利时根特大学名誉法学博士,秘鲁天主教大学名誉法学教授等殊荣。现仍然担任着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国际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会长等职务。江平教授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第一批右派分子,历经了22年的磨难。但是,民主、法治的理想和信念在江平教授的心中从未动摇,并支撑他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岁月。1978年,江平教授回到了阔别22年的讲台,并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民法教研室主任、副校长、校长职务。 江平教授不仅是著名的法学思想家,更是著名的法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披肝沥胆,为中国的法学教育呕心沥血。他参加了《民法通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制订,并直接担任《信托法》、《合同法》起草小组组长,以及《物权法》和《民法典》草案专家小组的负责人之一。在承担繁重的学校管理工作和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之余,他撰写了《罗马法》、《西方国家民商法概要》、《公司法教程》、《法人制度论》等教材和著作;发表了《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思考》、《制定一部开放性的民法典》等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论文;而90年代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律卷”所推出的系列西方法学名著更是为中国法学学子带来了全新的视野。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编委、民法学科主编)、《罗马法教程》(合著)、《西方国家民商法概要》(独著)、《民法教程》(合著)、《公司法教程》(《新编公司法教程》)(主编、合著)、《法人制度研究》(主编、合著)、《中国采矿研究》(主编)、《中国司法大辞典》(主编)、《商法全书》(主编)、《证券实务大全》(主编)、《商法案例评析》(主编)。 新闻编写:尹敬静
    2013 12.14
  • 潘强赴京登门求教高铭暄、赵秉志教授
    本所讯 2012年6月18日上午十时,潘强主任率我所徐国强、杨雪、潘晓东律师及君荐律师事务所郭文礼主任一行,就所承办的一起刑事案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旨在保证案件质量,追求公平公正的结果,以最大限度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赴京向我国刑法学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享有中国刑法学之父美誉的高铭暄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赵秉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兴良,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泽宪,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卢建平等著名学者登门求教。 高铭暄教授 高铭暄教授(左)、陈兴良教授(右)与潘强律师 潘强律师与陈兴良教授 陈兴良教授与潘强、潘晓东律师(右) 陈兴良教授与潘强、郭文礼律师(右) 陈兴良教授与郭文礼律师 陈兴良教授与潘强、杨雪律师(右) 赵秉志教授(右)与潘强律师 赵秉志教授与潘晓东律师 赵秉志教授与郭文礼律师(左) 赵秉志教授与杨雪律师(左) 陈泽宪教授(左)与潘强律师 陈泽宪教授与郭文礼律师 卢建平教授(左)与潘强律师 潘强律师向高铭暄教授登门求教 高铭暄教授与潘晓东律师 赵秉志教授 陈兴良教授 陈泽宪教授 卢建平教授专家简介:高铭暄,男,1928年5月生,浙江省玉环县人。1951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名誉主席。1953年起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现法学院)任教,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主任、法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法学组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务。曾参加1979年刑法典起草和1997年刑法典修订工作,多次参与中国最高司法机关制订刑事司法解释的研讨咨询工作。先后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和中国多种版本的著名学者、著名法学家名录。赵秉志,男,1956年生,河南南阳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等多种学术职务。1988年至1997年间参加了中国立法机关个性刑法典的工作。著述颇丰,论著多次获得国家级、部委级或院校奖励。科研成绩斐然,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沈立城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奖”。陈兴良,男,1957年3月21日出生,浙江义乌人。1977年12月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1981年12月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博士研究生,1987年12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陈泽宪,男,1954年7月生,福建古田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刑法学,现从事法学研究。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同年8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国际法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7年8月至1988年8月作为中美法律教育交流委员会(CLEEC)项目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法学院研修;1994年至1997年应邀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修改小组成员参加刑法修订起草工作;1999年9月至2000年9月兼任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0年9月至2001年9月作为国家公派的富布赖特(Fulbright)高级研究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和耶鲁大学法学院从事学术研究。现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刑事法学重点学科负责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顾问;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卢建平,男,1979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至1988年在法国蒙彼里埃大学法学院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9在浙江大学工作。自1999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工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兼任国际刑法学协会副秘书长、执委、国际犯罪学会理事。 新闻编写:尹敬静
    2013 12.14
  • 潘强被聘为市工商局专家咨询论证委委员
    本所讯 2012年6月15日,为提高我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促进依法行政,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聘请我所主任潘强律师于即日起担任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委员。 新闻编写:尹敬静
    2013 12.14
  • 我所参加交通台“与法同行”公益活动
    由天津交通广播、天津青年宫主办的“与法同行”大型公益讲座在和平区哈尔滨道天津青年宫三层成功举办 本次讲座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宋歌担任主持 我所交通法务部部长齐跃律师为现场听众讲解因交通事故受伤就医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 齐跃律师 我所法律与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彦民律师为现场听众讲解因交通事故受伤就医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 卢彦民律师本次讲座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宋歌担任主持。活动上半场由齐跃、卢彦民律师为现场听众讲解因交通事故受伤就医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两位律师举案说法,以为民解决实际困难、维护百姓合法权益为基准,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先由交警队出具指定医院就诊证明信,受伤人员可到指定医院就医,因伤势严重直接到医院急救的也可以事后补一份指定医院就诊证明信;其次,又详尽的介绍了住院期间的各项影像学报告、每日的结算清单以及护理费等票据都要保存好,以作为赔偿的证据,受害人住院会发生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再次,又举例说明医疗期过长可以申请法院对其用药合理性和必要性及医疗的时长进行鉴定,如果其治疗的时间过长或者治疗了与交通事故无关的疾病,当事人是可以拒绝赔偿的;最后,浅析了出院及门诊的注意事项等法律知识。讲座增强了百姓在与交通事故有关的医疗方面的法律知识,使听众受益匪浅。 齐跃律师与天津交通广播《交法在线》栏目责任编辑高鹏 我所梁海滨、李雨蒙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我所保险法务部部长宋利华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我所杨雪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我所赵春梅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活动下半场由十二位击水律师倾力为现场听众义务解答关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医患纠纷、房屋合同、婚姻家庭、消费维权、侵权纠纷、折迁补偿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法律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次公益普法咨询活动,击水律师义务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近四十余件,并为听众发放《击水律师报》等普法宣传资料。 我所婚姻法务部部长张向龙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我所徐湘君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我所万志薪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我所吴淼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我所卢彦民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我所齐跃律师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活动结束后,击水律师表示:公益普法活动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击水律师肩负法制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将会一如继往的坚持扎实的做好公益普法工作。 新闻编写:尹敬静
    2013 12.14
  • 潘强主任喜贺天津德唯律师事务所开业
    本所讯 2012年6月15日,我所主任潘强、潘晓东律师喜贺我市德唯律师事务所开业仪式。 天津德唯律师事务所主任苏文辉、贾芳这对伉俪原为我所副主任、党支部书记,这对恩爱伉俪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跃进,现已成功创建天津德唯律师事务所。苏文辉、贾芳律师担任击水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近十年,始终凭借着自己对法律的执着热爱,依托自己精湛的法律功底,全身心的为法律事业而奋斗,并成功代理民、刑事案件百余起,深获当事人好评。今天,潘强主任在仪式上特别为苏文辉主任献上一幅写有“才有文辉就不同”的书法横幅,以祝福在苏文辉主任带领下发展的德唯律师事务所能够在津门律师业创出新的成绩、谱写新的篇章,与击水所一同为捍卫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正义、真理而呐喊。开业庆典气氛热烈、隆重、温馨、祥和,仪式还特别邀请到原天津市人大民宗侨办公室副主任石晨燕、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刘裕民、天津市政法委综治办杨再新、河北区司法局局长刘月明等领导出席。 我所主任潘强(左一),刑通律师事务所主任王雪莉(左二),德唯律师事务所主任苏文辉(右一)、贾芳(右二) 潘强主任在仪式上为苏文辉主任献上一幅写有“才有文辉就不同”的书法横幅 苏文辉主任向潘强主任对自己多年来的支持和照顾表示感谢 “才有文辉就不同” 德唯律师事务所主任发表讲话 苏文辉主任感谢各位领导多年来的支持和厚爱 刑通律师事务所主任王雪莉到场祝福 潘强主任与德唯律师事务所尹娜律师 新闻编写:尹敬静
    2013 12.14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 电话咨询
    17720020309
  • 微信咨询
  • 在线咨询
法律服务热线:17720020309
击水律师事务所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中海财富中心811室
电话:(022)26448299
传真:(022)26453133
南开分所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南门外大街律师大厦14层
电话:(022)27310358 (022)27310333
传真:(022)27318806
宁河分所
地址:芦台镇新华道光明小区底商8号
电话:17720020309
传真:(022)26453133
关注击水
微信
微博
抖音公众号
友情链接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官网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津ICP备12007811号-2 津公网安备:12019202000194 Support by Unite talent
免责声明隐私保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