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主任风采
  • 专业领域
  • 经典案例
  • 击水说法
  • 新闻资讯
  •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主任风采
  • 专业领域
  • 经典案例
  • 击水说法
  • 新闻资讯

法律服务热线

17720020309

  • 当事人将雾霾天气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的约定是否有效?
    本文章发表于2019年7月15日《每日新报》第4版 【案情介绍】每日新报讯 某建设公司经理方先生咨询:我公司承包了一施工项目,发包方要求与我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工期不因雾霾天气而延长。但是通常情况下,若发生雾霾天气,相关部门会发布停工文件,禁止土石方作业,如此我公司便无法施工,工期必然需要延长。请问上述将霾天气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的约定是否有效?【律师解答】天津击水(南开)律师事务所律师田伟:不可抗力是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中确立的免责事由。雾霾天气是独立于施工方之外的客观自然事件,已被我国纳入自然灾情。当发生严重雾霾天气时,相关行政机关会临时发布进行禁止土石方作业的行政命令,必然会造成相应施工的中断。施工方对于雾霾天气的发生以及施工中断的发生是不能避免和克服的,雾霾天气应当属于施工中的不可抗力事件。雾霾天气造成建设工程工期的延误,因具有不可归责于施工方的事由而应免除施工方的责任,应将延误的时间计算到工程应该延误的时间中去。因此,即使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工期不因雾霾天气而延长,亦应将不可抗力延误的时间计算到工程的合理延期之内。
    2022 02.21
  • 发生疫情,承租人还需要交房租吗?
    导读:本文主要为广大企业客户解答因疫情原因导致不能复工,是否还要向出租人支付迟延复工期间生产、经营用房租金的问题,以及企业(承租人)是否可以因此解除租赁合同的问题。本文重点涉及的是正在履行过程中的租赁合同,对于并未受到疫情影响的租赁关系,不在本文的探讨之列。对于租赁合同以外的其他类型合同,当事人是否可因疫情原因解除合同关系,亦可参照本文引用的法律依据和分析过程得出答案。分析: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间依法做好人民法院相关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法〔2003〕72号)第三条第三项的规定(虽然此文件已经废止,但我认为仍具有参考意义),因疫情原因导致租赁合同无法正常履行主要分两种情况:1、情势变更情形由于“非典”疫情原因,按原合同履行对一方当事人的权益有重大影响的合同纠纷案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用公平原则处理。对应法律依据:《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 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2、不可抗力情形因政府及有关部门为防治“非典”疫情而采取行政措施直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致使合同当事人根本不能履行而引起的纠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和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妥善处理。对应法律依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意见:根据(法〔2003〕72号)文件的精神,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疫情是不可抗力或者是情势变更。要看疫情对合同继续履行的影响程度而区别对待。一般来讲企业生产、经营用房租赁期限相对较长,若不存在行政措施和疫情直接导致合同根本不能履行的情况,疫情过去后租赁合同仍可以继续履行。因此,单纯疫情的出现不符合不可抗力应具备的不能克服的要素。所以我认为承租人不宜以疫情为不可抗力直接解除租赁合同。疫情蔓延,承租人不能按时复工生产,继续交纳租金履行租赁合同对承租人来讲确实不公平,应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但是情势变更情形的法律后果不一定是解除合同,也有可能是变更合同。尤其是出租人不同意解除,且承诺未复工期间不收取租金,很有可能导致合同变更的结果。所以我认为承租人仍不宜因疫情直接解除租赁合同。但是我认为出租人应当免收因疫情所导致的未复工期间的租金。本期律师:潘晓东主任
    2022 02.21
  • 双方未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履行义务还能继续履行吗?
    【案情介绍】 每日新报讯 刘女士来电咨询:2016年3月,我与卖方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合同并未约定签订房管局买卖协议的具体日期,在中介的安排下,我们到房管局签约,因故未果。此后卖方要求涨价,经协商一致,我须再向卖方支付2万元房款。2016年9月,双方到房管局签订买卖协议。后来卖方却以我拖延签订买卖协议造成他经济损失为由拒绝履行合同。我该怎么办?【律师解答】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安刚律师解答:您与卖方首次签约未果,后双方协商变更总房款,又共同到房管局签订买卖协议。鉴于此,您并无任何违约情形,卖方认为您拖延时间缺乏事实依据。万一日后发生诉讼,您可以结合自身给付能力一次性付款,这样对您是有利的。近日,天津市审判机关发布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其中确认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买卖双方未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履行合同义务,但对方未提异议并继续履行合同的,视为买卖双方对合同约定的合意变更。当事人嗣后主张对方未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履行义务构成违约的,理由不能成立。此外,买卖双方已经签订《天津市房产买卖协议》,且基本完成付款义务的,买方可以要求卖方配合办理房屋过户登记。这里所指的基本完成付款义务是指已支付全部房款,或支付首付款后,购房贷款已经审批完成。此时如果具备继续履行条件,原则上都会判决继续履行合同。
    2022 02.21
  • 两份保险受伤如何赔
    文章发表于2017年5月16日《天津日报》第7版 【案情介绍】天津日报讯 市民王先生咨询:自己投保了两份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最高赔偿额均定为10万元,现本人因意外事故导致严重摔伤,已向医疗机构支付8万元医疗费。请问自己能否要求两家保险公司各给付8万元保险金?【律师解答】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潘强律师、实习律师陈世超解答:《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保监会2006年第8号令)规定“医疗保险按照保险金的给付性质分为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和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的给付金额不得超过被保险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金额。”我们建议您仔细阅读两份保险合同,区分您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是属于定额给付型,还是费用补偿型。如果属于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与实际医疗花销没有关联,只以保险合同约定的数额为准,“买几份,赔几份”,您可以获得重复理赔。如果属于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保险金总额会以您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为准,“花多少,赔多少”,假如您投保的两份保险都是费用补偿型,就存在重复保险的情况,您向其中一家保险公司报销过的金额,不能再向其他保险公司重复报销,您从两家保险公司获得的保险金合计不会超过8万元。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向一家保险公司报销全部8万元医疗费,或者也可以拆分成两部分,分别向两家保险公司报销。
    2022 02.21
  • 未成年人肇事,保险公司不赔?
    文章发表于2012年8月20日《城市快报》第4版【案情介绍】2011年12月13日,16岁少年宋某驾驶机动车逆行,遇30多岁的黄女士驾驶另一辆机动车正常行驶,二车前部相撞,黄女士受伤,车辆受损。交管部门认定“未成年人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黄女士不负事故责任”。黄女士经医院认定为轻型颅脑损伤,头外伤等。黄女士要求宋某所驾车辆的保险公司和其监护人赔偿,保险公司称,因驾车人是未成年人,公司不承担责任。为讨说法,黄女士告上法院,聘请击水律师事务所安刚律师做代理人。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因此,宋某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毋庸置疑。本案最大争议焦点在于,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承担该怎样承担。【律师解答】在法庭上,安刚律师表示,被告保险公司应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而被告保险公司提出,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2条规定,有下列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其中第一条为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安刚指出,被告适用法律的位阶明显低于原告适用法律,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对于法律不同部分,应适用上位法。同时从强制保险制度本意考虑,机动车所有人必须依法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制保险,受害人也无法选择机动车驾驶人的合法与否,如因机动车驾驶人的违法程度而区别赔偿受害人,不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法院最终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原告18万余元,不足部分由宋某家长赔偿4万余元。律师点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法律位阶高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对于两部法律不同部分应适用上位法。从强制保险制度的立法本意上考虑,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而对机动车驾驶人违法性未作区分,受害人无法选择机动车驾驶人合法与否,如因机动车驾驶人的违法程度而区别赔偿受害人,有悖公平原则。法律对“无证驾驶”的指向通常为成年人,未成年人无法与高度危险作业联系在一起。未成年人违法驾驶不仅危害公共安全,也对其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监护人不但要满足未成年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应对其精神层面予以关注。
    2022 02.21
  • 奔驰进水,保险公司拒赔
    文章发表于2013年01月07日《城市快报》第03版 【案情介绍】本报讯(记者 高立红 摄影 尹敬静)暴雨中,一辆奔驰车进水,发动机受损。车主为此花掉维修费32万余元,理赔时却遭拒赔。保险公司的理由是,发动机受损系司机二次打火所致,责任自负,与进水事故无关,而且“车辆进水”早已写进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最终,车主在律师的帮助下打赢了官司,维修费用32万余元悉数获赔。涉案奔驰车于2011年6月下旬在本市某保险公司投保,包括车损险在内保险金额共计259万余元,保险期间为一年。同年8月中旬,车主的司机驾驶该车时遇暴雨,发动机进水受损。报险后,保险公司出险出具机动车保险小额赔案简单处理单,查勘意见为:事故属实。此后,该车在4S店修理,维修费共计32万余元。车主据此向保险公司理赔时遭到拒绝。官司打到法院,保险公司提出“发动机受损系二次打火所致”的抗辩理由,但未提交相关证据,因此法院未予认定。同时保险公司还提出,其在保险合同中已约定了免责条款,此案应适用免责条款。对此,原告代理律师、击水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及时提出意见,被法院采纳,判决涉案保险公司全额赔偿车主本次维修费32万余元。保险公司不服,提出上诉。前不久,此案终审,法院宣布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点评:免责条款无效 保险公司该赔。律师认为,本案中保险公司应承担事故责任,给予理赔。理由如下:《保险法》第17条规定,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有义务向投保人提供保险条款文本,并就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向投保人进行提示和说明,并且这里的“提示”应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这里的“说明”应该“明确”。以上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保险公司的法定义务,同时根据该条款,如果保险公司没有履行以上法定义务,就要依法承担免责条款无效的法律后果,并且保险条款中免责条款的无效并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内容的法律效力。本案中,原、被告双方签订的《机动车损失保险条款》规定,暴雨造成保险机动车的全部或部分损失,保险人负责赔偿。根据相关规定,暴雨是指连续24小时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降雨。律师为此特意到气象部门调查取证,根据气象部门出具的证明,保险事故发生时事故地点的降水确达暴雨。故此,本案从免责条款不产生法律效力和保险条款关于“暴雨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应赔偿”的规定两个角度看,被告保险公司均应对原告的损失进行赔偿。
    2022 02.21
57 58 59 60 61 62 63
  • 电话咨询
    17720020309
  • 微信咨询
  • 在线咨询
法律服务热线:17720020309
击水律师事务所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中海财富中心811室
电话:(022)26448299
传真:(022)26453133
南开分所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南门外大街律师大厦14层
电话:(022)27310358 (022)27310333
传真:(022)27318806
宁河分所
地址:芦台镇新华道光明小区底商8号
电话:17720020309
传真:(022)26453133
关注击水
微信
微博
抖音公众号
友情链接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官网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津ICP备12007811号-2 津公网安备:12019202000194 Support by Unite talent
免责声明隐私保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