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主任风采
  • 专业领域
  • 经典案例
  • 击水说法
  • 新闻资讯
  •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主任风采
  • 专业领域
  • 经典案例
  • 击水说法
  • 新闻资讯

法律服务热线

17720020309

  • 何为可撤销婚姻
    本文章发表于2018年6月4日《城市快报》第6版 【案情介绍】 城市快报讯 高先生咨询:一年前,其亲属外出打工,被两个不知姓名的人借招工为由骗至外地,卖给李某为妻。李某诱使其亲属承认自由恋爱,且改变年龄进行婚姻登记。三个月后,其亲属借出门办事之机获救,问其能否撤销该婚姻。 【律师解答】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张向龙律师表示,所谓可撤销婚姻是指当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成立的婚姻,或当事人成立的婚姻在结婚的要件上有欠缺,法律赋予一定的当事人以撤销婚姻的请求权,该当事人可通过行使撤销婚姻的请求权,而使该婚姻无效的婚姻。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失去法律效力。为贯彻执行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则,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受胁迫方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婚姻意志,婚姻法规定,尽管胁迫的婚姻已成立,但受胁迫方仍可在胁迫的婚姻成立后向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其婚姻效力的申请。 由于胁迫婚姻的另一方当事人在缔结婚姻关系时,并没有违背自己真实的婚姻意思,换句话说,他(她)在结婚时已明确知道自己将与被胁迫方结婚,且愿意与其结婚,因此胁迫婚姻的这方当事人在婚姻关系成立后,没有提出撤销婚姻效力的请求权。本案婚姻关系缘起于买来被拐骗的妇女,强迫就范,欺骗当地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其婚姻关系是不合法的。同时该案也不能以事实婚姻论处。因为一方当事人未达婚龄,虽领结婚证,也属违法,该结婚证没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本案其亲属系被拐卖少女,未达法定婚龄,且违背本人意愿,虽办理结婚登记也属违背意愿,违反法律规定。现亲属可要求撤销该婚姻,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2022 02.21
  • 同居关系可以分“老公”公积金吗?
    本文章发表于2018年6月11日《每日新报》第3版 【案情介绍】 每日新报讯 王女士来电咨询:我与老公从毕业后就在一起生活。去年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我们举办了婚礼,但是至今还没来得及领结婚证。这几天,我们发生了很大的矛盾,可能要“离婚”了。请问律师,他工作以来的公积金我有权请求法院分割吗? 【律师解答】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田伟律师、杨丽实习律师解答: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公积金确实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依法分割,但是离婚的前提必须是已经登记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才能确立婚姻关系。也就是说我国现在不承认事实婚姻。因此你与老公之间未办理结婚登记,在法律上属于并未结婚,而是同居关系。您现在所说的“离婚”在法律上被称为“解除同居关系”,该行为不受《婚姻法》的保护,不享有基于配偶身份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也不适用《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相关规定。所以,你老公的公积金系其个人财产,你要求分割其公积金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律师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没有事实婚姻这一说法。在法律上,事实婚姻只会被认定为同居关系,只有真正领到结婚证才能受《婚姻法》保护。如果认为事实婚姻与法律上的婚姻效力相同,是大错特错的。
    2022 02.21
  • 禁止结婚的亲属范围
    本文章发表于2018年6月11日《城市快报》第6版 【案情介绍】 城市快报讯 读者杨先生来电咨询:我朋友与其丈夫系姨表兄妹,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登记结婚,后生育一子。前期共同生活期间双方感情尚可,近期双方感情不好,对方经常打骂我朋友。我朋友现能否以双方系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为由,起诉要求法院判决与其丈夫的婚姻无效。 【律师解答】张向龙律师解答: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禁止结婚的亲属范围可以列举为:(l)直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与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2)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指出自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非直系血亲,包括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之间、堂兄弟姐妹之间、表兄弟姐妹之间及叔、伯、姑、舅与侄(女)、外甥(女)之间。拟制血亲是指相互之间本无该种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但法律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相同的权利义务的亲属。包括拟制的直系血亲和拟制的旁系血亲。 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婚姻法增加规定了无效婚姻制度。本案杨先生的朋友涉及无效婚姻的问题,应根据该法有关条款的规定处理本案。 按照修改后的婚姻法第七条第(一)项的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血亲主要是指出于同一祖先,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法律规定禁止的血亲结婚,是保障优生的要求。人类两性关系的发展证明,血缘过近的亲属间通婚,容易把双方生理上的缺陷遗传给后代,影响家庭幸福,危害民族健康。而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自然人之间的婚姻,能创造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加强健的人种。本案杨先生的朋友与其丈夫系姨表兄妹,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按照法律的规定是禁止结婚的。 按照婚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婚姻被依法宣告无效后,其效力溯及到当事人结婚之时,即“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在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当事人所生子女的抚养,根据婚姻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处理。
    2022 02.21
  • 离婚时的经济帮助
    本文章发表于2018年11月12日《城市快报》第4版 【案情介绍】 城市快报讯王女士与丈夫崔某某出身农村,自小青梅竹马,1980年10月登记结婚,婚后由王女士负责养家糊口,崔某某继续深造。1983年7月生育一子。1993年崔某某经过深造后成为某大型企业干部,并将王女士及婚生子接往工作所在地共同生活,王女士承担了所有的家务。2010年,王女士因年轻时劳累过度身患多种疾病,崔某某对王女士也愈加冷淡、漠不关心,王女士不堪忍受,起诉崔某某要求离婚。 【律师解答】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张向龙律师认为,离婚时的经济帮助,是指夫妻离婚时,一方生活确有困难,经双方协议或由人民法院判决,由经济条件较好的另一方给其必要的经济资助的制度。离婚时对困难一方适当的经济帮助,并非夫妻扶养义务的延伸,夫妻间的扶养义务随婚姻关系的终止而终止。对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是基于原婚姻关系所派生出来的社会道义对离婚后处于弱势地位的配偶一方予以一定的保护,且不以对方有过错为必要。经济帮助有利于对婚姻自主权的保护,有助于消除妇女一方在离婚问题上的经济顾虑,也可以防止因离婚而造成的不利的社会后果,体现了法律对弱势方,主要是妇女的特别保护。当然,男方生活困难的,也同样享有接受经济帮助的权利。 经济帮助制度与家务补偿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家务补偿的前提是一方付出了较多义务,而另一方从中得到了利益,法律赋予付出方的补偿请求权,是为了平衡夫妻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法律的公平;损害赔偿制度的前提是一方有重大过错,并因过错导致离婚,法律赋予受害方赔偿请求权,是为了惩罚过错方和对无过错方的损害给以经济补偿,以实现法律的正义。但经济帮助不以一方有过错或少尽义务或有过失为前提,也不以何方提起离婚为要件,具有纯粹的资助性质。 在本案中,王女士为了其家庭做出极大牺牲,也付出辛勤汗水,在离婚时生活困难,年老多病,无法继续劳动且因照顾家庭没有任何收入,而崔某某作为某大型企业的干部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些都符合离婚时一方给予另一方经济帮助的条件。建议王女士在离婚诉讼请求的基础上还可以要求崔某某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
    2022 02.21
  • 如何变更子女的抚养权?
    本文章发表于2018年11月12日《每日新报》第3版 【案情介绍】 每日新报讯 李先生来电话咨询:我和前妻于2010年登记结婚,2012生育一子。2013年双方协议离婚,约定:儿子跟随前妻生活,我每月支付1000元抚养费。离婚后这几年,我认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已经优于前妻,便想变更抚养权,要求儿子跟随我共同生活。请问:这样有法律依据吗?【律师解答】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田伟律师、实习律师杨丽解答:变更子女抚养权有两个途径:一、父母双方协议变更抚养权。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则另一方可以拥有子女的抚养权;二、法定变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第16条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支持:(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的影响;(3)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的,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4)有其他理由需要变更的。本案李先生的儿子仅有6岁,而且离婚后一直跟随前妻生活,突然变更抚养关系,对儿子的健康成长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李先生如果与前妻达不成一致,走法律程序的话,很有可能会因不符合变更抚养权的法定条件而被驳回。
    2022 02.21
  • 婚前购买婚后还贷的房产分割
    本文章发表于2018年11月26日《城市快报》第6版 【案情介绍】 城市快报讯 2012年5月10日,80后贾某与刘某某相识一个月后登记结婚。结婚两年,因婚前缺乏了解,双方发生摩擦,现夫妻两人商量离婚。双方确认夫妻感情已破裂,但对居住的房屋争议很大。贾某认为,该房屋是其婚前购买的,又是自己一人还贷,自然是婚前财产,不应分给刘某某。而刘某某认为,该房屋虽是贾某婚前购买,但是用来结婚用的,且也一直帮助贾某还贷,该房屋应属于婚后共同财产。贾某于2010年4月贷款购买该房屋用于结婚居住,登记于贾某名下,并于同年5月支付首付款10万元,婚后双方共同还贷至今。 【律师解答】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向龙认为,本案争议焦点问题是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离婚时该不动产该如何处理。 第一种意见认为,若双方所争议的按揭房是在婚前所购买,出资方购买所欠贷款应视为一方在婚前所欠债务。婚后双方共同偿还该债务的,应视为对出资方婚前个人债务的偿还,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应给付另一方共同偿还的部分款项。 第二种意见认为,虽然大多数青年男女在结婚前没有什么积蓄用于买房,但按揭给即将结婚的男女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即使婚前没有按揭贷款买房,婚后双方也将通过按揭贷款等方式购房。若一方婚前按揭购房,婚后他们就无再购房需求,双方可将全部精力用于偿还银行购房贷款,双方对房屋的最终获得都付出了努力,若将房屋作为婚前一方按揭贷款购房人所有,则对婚后一方显然有失公平。因此,应将婚前购房首付款作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从房屋的现有价款中予以刨除,对剩余部分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三种意见认为,根据物权法及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婚前按揭贷款所买房屋应作为出资方婚前个人财产,对婚后双方共同偿还贷款部分应视为对婚前出资方个人债务的偿还,婚前出资方需支付给另一方共同还贷部分的一半。另外,考虑房屋增值的情况,对房屋增值部分应作为双方的共同财产平均分割。 结合本案,贾某和刘某某协商未果的情况下,该不动产产权归属于贾某。婚后还贷部分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予以分割,具体办法是由贾某对刘某某进行补偿,尚未归还的贷款将作为贾某的个人债务。
    2022 02.21
88 89 90 91 92 93 94
  • 电话咨询
    17720020309
  • 微信咨询
  • 在线咨询
法律服务热线:17720020309
击水律师事务所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中海财富中心811室
电话:(022)26448299
传真:(022)26453133
南开分所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南门外大街律师大厦14层
电话:(022)27310358 (022)27310333
传真:(022)27318806
宁河分所
地址:芦台镇新华道光明小区底商8号
电话:17720020309
传真:(022)26453133
关注击水
微信
微博
抖音公众号
友情链接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官网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津ICP备12007811号-2 津公网安备:12019202000194 Support by Unite talent
免责声明隐私保护声明